首页  考研资讯  教育学考研辅导

2019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真题分析

头像新文道考研

阅览数

1960

时间2020-06-28 17:13:32

一、试卷结构即科目分值和题型



  二、参考书目

  如专业一【汉语基础】

  1.《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上册、下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北京大学出版社

  3.《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1—4册,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专业二【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1.《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程裕桢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大学生必知基本文化常识》,2003年,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赵晶。

  3.《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版。

  4.《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试指南》,王小岩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三、典型题目分析重难点

  专业一

  现汉部分

  填空题:涉及语音、词汇、文字和语法这四个方面,考察了语素的个数、合成词和短语的结构类型、笔画数等知识点。都是应用类,没有定义类题目,难度适中,但每题2分,分值大。

  名词解释:语音、词汇、语法各一个,是比较常规的名词解释,每题5分,最好是“定义+例子。”

  简答题:请说明“潺潺”“刚刚”,“看看”三者构造方式的差别。

  此题考察汉语中的重叠构词和重叠构形的区别。

  (1)“潺潺”是叠音单纯词,构词形态的重叠,“潺”不成词,单个音节无意义。“刚刚”是重叠式合成词,是构词的语素重叠。单个音节有意义,和“刚刚”在语法意义上有区别。利用重叠手段可以构成叠音词(“潺潺”)和重叠词(“刚刚”),它们是从词的构成角度分出的类。

  (2)“看看”是构形形态的重叠,表示短暂、尝试义。通过重叠使词的形态发生变化,产生某种语法意义。

  (3)重叠构词属于构词法,重叠构形属于构形法。构词法是同一个词通过形态变化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而不产生新词。构词变化,可以改变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也可以不改变。构形变化一定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但是词义和词性都不变。

  (另:汉语重叠另一种是修辞功能上的重叠,“沉默啊沉默”)

  论述题:“长二尺”这个结构有歧义。请说明歧义情况,并说明其具体成因(10分)。试举出更多具体成因相近的结构歧义的类型,并结合汉语语法的基本特点来说明汉语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类型的歧义(10分).

  (1)歧义情况:

  主谓关系,表示“长度为2尺”;述补关系,表示“比既定的标准长出2尺”。

  成因是:“长”可以是度量衡名词,表示“长度”;也可以是形容词,表示“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与“短”相对。

  古代汉语

  简答题

  4.“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这段话中有两个“妻”,其用法显示了古汉语语法中的什么语法现象?

  尝试举例说明其他类型的同类现象(两种以上)。

  (1)“妻”在句中的意思是“娶她为妻”的意思,名词活用为动词。其用法显示了古汉语语法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关注微信公众号“勤思考研”(ID:qinsiky),帮你估分,备战复试!

  语言学纲要

  1英语的“speak'可读作[sp'i:k],也可读作[spi:k],而汉语普通话的[p'i]和[pi]两种读音代表的语素不同。请说明这种差别的实质是什么。

  (1)[p']和[p]在汉语里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处于对立关系;在英语中,[p]指出现在[s]后面,[p']只出现在词的开头和其他位置,出现的环境互相补充,叫做“互补关系”,人们认为它们的差别并不重要,没有区别词的语言作用。

  (2)[p']和[p]的自然属性在汉、英中是相同的,但能否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完全不同。体现了语音的社会属性。

  专业二

  第一部分(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填空选择大多来自参考书目,文学题目主要是考察通过名句判断来源。名词解释4个中有3个不是书上,主要是文学题目。简答题第二题来自《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第二部分(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教心只考了10分的填空题,其中9分是来自《引论》。(“主张通过教学日志、教学报告、课堂观察、行动研究等方式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被称为(反思性教学)”。)

  语言教学基础知识考察20分的简答题,“很+名词”、“动词重叠式”的特点及教学方法。

  关注微信公众号“勤思考研”(ID:qinsiky),帮你估分,备战复试!

  四、勤思备考提醒

  人大专业一现汉为主,而且非常重视语言的综合运用,有一定灵活性,因此学生在备考时可以看一些扩展书目,其他版本的现汉《现代汉语通论》和《新编现代汉语》词汇语法部分的例子、《现代汉语八百词》、《201例》等,主要目的是积累一些语法热点问题。并且要多总结,多思考,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发散思维。

  古汉部分重视基础知识,王力《古代汉语》前二册的通论部分需细看,掌握古代汉语语法现象。

  语言学纲要掌握重要知识点,并要掌握书上对于一些现象的分析,因为可能会以简答题的形式考察。

  专业二以要略和跨文化为主,掌握常考知识点。教心部分可以以题目的形式掌握书上的基础知识。语言教学基础知识可以看杨玉玲老师的《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此外,案例分析,勤思阶段课程中有总结的参考资料,大家也可以学习。也可以使用勤思相关的课程和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讲练结合的课程体系,提升你复习的效率,加油,考研学子!